重慶人性格耿直火爆,吃得也很重口味。然而,過多食用火鍋、水煮魚、燒烤等“麻、辣、燙”的食物,卻也更容易導致胃腸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fā)生。4月15~21日是第22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癌癥防治,我們在行動”。昨日,重慶市癌癥中心、重慶市
腫瘤防治辦公室和市腫瘤醫(yī)院聯(lián)合發(fā)布消息稱,我市去年惡性腫瘤發(fā)生率為269.39/10萬,即近9萬人新發(fā)惡性腫瘤,其中因飲食不當導致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fā)病有上升趨勢。
數(shù)據(jù)
我市去年新增近9萬癌癥患者
肺癌發(fā)病率居首
2015年重慶市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為269.39/10萬,即近9萬人新發(fā)惡性腫瘤,其中男性發(fā)病率為310.53/10萬,女性發(fā)病率為227.29/10萬。從40歲以上組開始發(fā)病率增長速度加快,在85歲及以上組發(fā)病率達到最高。
我市2015年發(fā)病率居前六位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占總報告病例數(shù)的66.08%。
警惕
喜食麻、辣、燙
重慶人消化道惡性腫瘤高發(fā)
數(shù)據(jù)還表明結直腸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惡性道腫瘤高發(fā),已成重慶特色的惡性腫瘤代表,這與重慶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市
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邱惠解釋,喜吃辛辣食物如火鍋、燒烤、麻辣燙、串串、麻辣小面,喜吃油炸食品、燙食或者涼食等,都會嚴重損傷食管、胃黏膜,刺激消化系統(tǒng),導致食管癌、胃癌發(fā)病率升高。而過多攝入蛋白、脂肪,營養(yǎng)過剩,食物精細,導致胃腸蠕動減慢,代謝產(chǎn)物或有毒物質(zhì)堆積在腸道,加上纖維素或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是導致結直腸癌的發(fā)病因素。
防癌技能get√
癌癥早期篩查
易陷三誤區(qū)
重慶市腫瘤醫(yī)院院長
吳永忠表示,定期進行防癌體檢是揪出早期癌癥的有效方法,同時不少市民也存在認識誤區(qū)。
1 將健康體檢代替早癌篩查
前者主要是檢查心、肝、腎等,了解人體的一般狀況;后者除了可以篩查早期癌癥外,還會檢查、評估一些增加腫瘤發(fā)病概率的機能變化和疾病,往往要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高危因素設定個性化檢查項目。
2 過度篩查
為了預防癌癥,把PET/CT、基因檢測等費用不菲的體檢項目當“家常便飯”,反而易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
3 恐慌腫瘤標志物
許多人常依靠腫瘤標志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患癌風險。實際上腫瘤標志物存在敏感度、特異度的缺陷,敏感度低的話,會無法發(fā)現(xiàn)癌癥。特異度低的話,則可能將健康的人誤判為癌癥,令人陷入恐慌。
腫瘤發(fā)病年輕化 不同年齡防癌重點有區(qū)別
“不要以為腫瘤是老年人才會患的!”市
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邱惠表示,由于精神壓力的增大、熬夜、缺少運動、不健康飲食等原因,不少年輕人也成為腫瘤攻擊的對象。由于患癌風險不一樣,腫瘤專家針對不同年齡,做出了不同的防癌提醒。
20歲+ 建議女性每年做盆腔和宮頸檢查,建議男性每年做皮膚檢查。
女性:黑色素瘤、人乳頭瘤病毒(HPV,宮頸癌主因)、乳腺癌。建議每年做盆腔和宮頸檢查,25歲以后每年宮頸涂片檢查,每年做皮膚檢查。
男性:黑色素瘤、睪丸癌(20至39歲最常見)。建議每年做皮膚檢查。
30歲+ 建議女性每年做乳腺檢查,建議男性每年做睪丸檢查。
女性:宮頸癌(30~40歲女性常見腫瘤)、乳腺癌(有家族史的40歲以下女性風險增加)。建議每年做宮頸和乳腺檢查。
男性:睪丸癌、黑色素瘤、結直腸癌。建議每年做皮膚和睪丸檢查。
40歲+ 患癌風險增加。無論男女,建議每年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和肺部檢查,煙民則要縮短肺部檢查間隔時間。
女性:乳腺癌(40~50歲常見),建議每年做乳腺檢查,鉬靶檢查、卵巢檢查(絕經(jīng)、有家族史者每3年一次)。
男性:結直腸癌、生殖系統(tǒng)腫瘤(有家族史、45歲以后前列腺癌風險增加,睪丸癌風險繼續(xù)增加)。建議每年結腸癌篩查,前列腺和皮膚檢查。
50歲+ 女性卵巢癌高發(fā)
女性:結腸癌、卵巢癌。建議每5年一次結腸癌篩查,每3年一次卵巢檢查,每年一次皮膚、盆腔、宮頸和乳腺檢查。
男性:前列腺癌、結腸癌。建議每3年一次前列腺、結腸癌和睪丸檢查。
60歲+ 全面關注身體健康
女性:結直腸癌(60歲以后多發(fā)),建議每年一次心臟、盆腔、乳腺、宮頸檢查,每3年一次結腸癌篩查,每5年一次結腸鏡檢查。(65歲后無需做子宮涂片檢查,70歲以后無需做乳房X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