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醫(yī)腫瘤治療中心 科普知識詳細

悲秋有因,如何調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9-30

    

    一年之中,你最喜歡那個季節(jié)?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秋天,是因為你所想象的秋天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秋高氣爽”、“五谷豐登”、“瓜果飄香”。

    秋天雖有“極目楚天舒”的舒暢,然而伴著秋風漸起,秋雨綿綿,樹葉枯黃,隨風卷落,不由得被胸中激起的悲涼而“愴然涕下”,免不了在心頭涌上“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蒼涼。

    這便是“悲秋”!

    早在《楚辭·九辯》中就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句。千年來也不乏各種悲秋的詩篇,可以說,“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題之一,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千年情節(jié)。

    悲秋有因

    

    悲傷是大眾在秋季時的情緒特點。《黃帝內經(jīng)》記載:“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欲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著相應的聯(lián)系。根據(jù)五行學說,秋應于肺,在志為憂,意思是說秋應于肺,憂慮、悲傷是秋季的情緒特點。甚至有人將因為秋季景色、氣候變化而產(chǎn)生的凄涼、苦悶心情不得宣發(fā),造成的焦慮、抑郁情緒稱為“悲秋綜合征”。秋天的凄涼,易誘發(fā)消沉的心理,往往更加傷感、抑郁。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人腦底部的松果體,能分泌“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受到抑制,使人意志消沉,而產(chǎn)生抑郁不歡之情緒,隨著氣溫的降低,進而加重抑郁癥狀。

    這幾類人群當心了!

    

    1、對氣溫敏感的人,這類人群對其他很多外在變化都比較情緒化和敏感,比如看到秋天的落葉,秋風蕭瑟景像,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

    2、常年在室內工作且性格內向者。

    3、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

    4、女性患者較多。

    5、年齡主要集中在20歲至50歲之間。

    悲秋的表現(xiàn)

    

    1、情緒低落、憂傷、悲觀。

    2、食欲和睡眠質量下降。

    如何調養(yǎng)?

    中醫(yī)有七情致病的說法,長時間的“悲”對人體來講是一種不良刺激,便如《紅樓夢》里林黛玉,長期的憂悲易傷及肺臟,導致肺氣運行失常。那么我們怎么才能擺脫這種不良情緒呢?

    1、情志調養(yǎng)

    

    

    古代醫(yī)家常依據(jù)五行相克的理論用情志相勝的方法來治療情志病癥,《黃帝內經(jīng)》也認為“喜勝憂”,就是說開心就能戰(zhàn)勝悲傷。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自我調節(jié),克服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挫折及不愉快,懂得歡樂是自己體驗的,良好的情緒是自我創(chuàng)造的。平時避免看過于憂傷的影視作品,可以選擇性看一些喜劇,如小品和娛樂節(jié)目。中醫(yī)有“常笑宣肺”的說法,所以秋季可以經(jīng)常笑一笑,甚至大笑,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擴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2、起居調養(yǎng)

    

    

    秋季應順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宜護養(yǎng)陰氣,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秋乏,每天盡量爭取在晚上10點前入睡,要早睡早起,中午適當小睡30分鐘。

    3、膳食調養(yǎng)

    

    

    秋天不僅有悲風凄雨,秋天還是收獲的季節(jié),大量的果蔬糧食新鮮上市,不妨適當?shù)亩喑孕┥徟?、蓮子、小麥、紅棗、桂圓、核桃,以健脾養(yǎng)心。根據(jù)中醫(yī)五行五色理論,白色屬金,肺也屬金,故白色入肺。秋季多吃“白色食物”,例如白豆、銀耳、豆?jié){、燕麥、杏仁、蜂蜜、山藥、百合、梨、銀耳、白蘿卜、、蓮子、甘蔗等,有補益肺氣、滋潤肌膚的功效。而甜食容易滋膩礙胃;煙酒、辣椒容易生火,不利于肺氣的宣發(fā)肅降,所以要適當限制。

    由于秋季氣候干燥,因此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節(jié),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干燥的空氣而出現(xiàn)種種不適感,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4、運動調養(yǎng)

    

    

    以“動”養(yǎng)肺 ,適當運動鍛煉,可以提高免疫力。運動不可劇烈,最好清晨或傍晚運動,選擇運動量較不可劇烈,最好清晨或傍晚運動,選擇運動量較少的方式,如慢跑、太極拳、散步等。可以在天高云淡時出門遠足或者爬山,一方面通過體育運動調動身體機能,從而產(chǎn)生愉悅感;另一方面可以沐浴著秋風、秋陽,呼吸著充滿著豐收氣息的空氣,讓自己放松下來,和三朋四友唱歌、跳舞、聊聊家常、訴訴愁腸。這里不妨學習一下《王維博士工作室》前幾期推出的《養(yǎng)肺呼吸操》。

    5、穴位按摩

    世上沒有開心藥,但有開心穴,按摩這幾個穴位可以改善情緒

    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體的奇穴,位于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向后1寸凹陷處。

    按揉太陽穴能緩解我們用腦過度造成的神經(jīng)性疲勞、三叉神經(jīng)痛。用雙手的拇指肚頂在穴位上,力度適當,以太陽穴位為原點畫圓,每次按揉10-20下。

    神門穴:

    

    

    神門穴屬心包經(jīng)。手心向上,腕關節(jié)橫紋側端稍上方。

    經(jīng)常按揉神門穴,可以改善精神壓力大引起的失眠。

    大陵穴:

    

    

    大陵穴屬心包經(jīng)。位于腕關節(jié)掌側第一橫紋正中兩筋之間。

    經(jīng)常按揉大陵穴,可以讓我們容光煥發(fā),擺脫精神壓抑。

    后溪穴:

    

    

    后溪穴屬小腸經(jīng),輕握拳,在第五掌小骨后方掌橫紋頭。

    按揉后溪穴可以使自己精神振奮,全身迸發(fā)陽氣,暖暖的氣氛圍繞自己。

    6、音樂調養(yǎng)

    

    

    秋音為商調,以商音為主音屬金,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jié)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調理與肺臟等相關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可以調養(yǎng)肺氣,利于入靜增進睡眠。秋天應多聽商音。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悲傖》交響曲、《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貝多芬的《三、五、九交響曲》、中國古典樂曲《陽春白雪》等樂曲高亢悲壯,能發(fā)泄心頭郁悶,抒發(fā)情感使人情緒松弛補心平肺、擺脫悲痛振奮精神。

     

    音樂鏈接:傳奇樂坊《陽春白雪 (琵琶獨奏)》 )》 http://url.cn/5KULmPk @QQ @QQ音樂

     

預約掛號 結果查詢 舉報郵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