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血液腫瘤中心 科普知識詳細

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一般需要做哪些檢查?

發(fā)布時間:2018-10-30

一般來說,住院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都需要進行一些檢查,下面,就結(jié)合臨床實際,總結(jié)如下,供參考!
一、療效評估周期與檢測項目

中國MM治療指南建議,在MM治療期間需每隔30-60天進行療效評估1
治療方案隨療效評估結(jié)果調(diào)整
檢測項目包括:必檢項目和對診斷或判斷預(yù)后有價值的項目1
必檢項目檢測,可以評估患者治療效果是否達到:CR、PR、VGPR、MR、SD、PD及復(fù)發(fā)
對診斷或判斷預(yù)后有價值項目的檢測,輔助評估是否達到更深緩解(如:sCR、iCR、mCR)
二、必檢項目
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包括白蛋白,乳酸脫氫酶)、電解質(zhì)(包括鈣離子)、凝血功能、血清蛋白電泳(包括M蛋白含量)、免疫固定電泳(加做IgD)、β2-MG、CRP、外周血涂片(漿細胞百分?jǐn)?shù))、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尿液檢查:尿常規(guī)、24 h尿輕鏈、尿免疫固定電泳
骨髓檢查:骨髓細胞學(xué)涂片分類、骨髓活檢+免疫組化(建議應(yīng)包括針對如下分子的抗體:CD5、CD19、CD23、CD25、CD20、CD38、CD56、CD138、κ輕鏈、λ輕鏈)
影像檢查:全身X線平片(包括頭顱、骨盆、股骨、肱骨、胸椎、腰椎、頸椎)
其他檢查:胸部CT、心電圖、腹部B超
三、對診斷或判斷預(yù)后有價值的項目
血清游離輕鏈(FLC)檢測:可以用來評估依靠FLC水平作為可測量病變患者的療效是否達到CR
免疫組化或2-4色的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輔助評估sCR
多參數(shù)流式細胞術(shù)(至少4色):檢測106個骨髓細胞,證實是否含有表型異常的漿細胞(克隆性),輔助評估iCR
等位基因特異性寡核苷酸雜交PCR(ASO-PCR)檢測:滿足CR+ASO-PCR陰性(敏感度為10–5),可評估m(xù)CR
四、其他檢測
由于MM有骨髓不均一侵犯和髓外侵犯的特性,影像學(xué)檢查如:MRI和PET-CT能更好反映全身性緩解狀況,也被證實與預(yù)后相關(guān)
懷疑淀粉樣變性者,需行腹部皮下脂肪、骨髓或受累器官、部位活檢,并行剛果紅染色。懷疑心功能不全及懷疑合并心臟淀粉樣變性者,需行超聲心動圖檢查
多發(fā)性骨髓瘤腎病及懷疑淀粉樣變者,需檢查進行24h尿蛋白譜
心功能不全及懷疑合并心臟淀粉樣變性或者輕鏈沉積病患者,檢測心肌酶譜、肌鈣蛋白、BNP、NT-proBNP
熒光原位雜交FISH(建議CD138+磁珠分選骨髓瘤細胞或同時行胞質(zhì)免疫球蛋白染色以區(qū)別漿細胞),檢測位點建議包括:IgH重排、17p-(p53缺失)、13q14缺失、1q21擴增;若FISH檢測IgH重排陽性,則進一步檢測t(4;14)、t(11;14)、t(14;16)、t(14;20)等
預(yù)約掛號 結(jié)果查詢 舉報郵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