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消化內(nèi)科 科普知識詳細

小細菌 大胃病

發(fā)布時間:2013-01-20

        幽門螺桿菌——學名: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Hp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近二十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WHO/IARC) 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Hp與胃炎
        正常情況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能抵御經(jīng)口而入的千百種微生物的侵襲。自從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發(fā)現(xiàn)了Hp以后,才認識到Hp幾乎是能夠突破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兇。HP致病可用“屋頂漏水”解釋:細菌主要破壞胃黏膜屏障(“屋頂”),使其耐受不了胃酸(“雨”)的損傷。
    
    ◆Hp與消化性潰瘍
        大約1/6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可能發(fā)生消化性潰瘍病。除非甾體類抗炎藥所致的潰瘍外,幾乎所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均可查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證據(jù)。治療Hp感染可加速潰瘍的愈合和大大降低潰瘍的復發(fā)率。不用抑酸劑,單用抗Hp藥物治療,表明也能有效地治愈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Hp與胃癌
        專家們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險增加了2.7-12倍,如果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fā)生。
    
        所以,胃鏡檢查要常規(guī)檢測患者有無Hp感染。Hp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常用抗生素為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颊叩结t(yī)院檢查后,應(yīng)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堅持服藥,并及時檢查療效。
     

預約掛號 結(jié)果查詢 舉報郵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