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病理科 科普知識詳細

細針吸取細胞學病理診斷的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2-11-21
    

        細針吸取細胞學(FNAC)是一種簡便、易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病理學診斷的方法,其主要優(yōu)點是:1. 操作簡便易行;2.患者損傷輕微 ; 3. 費用低廉;4. 可重復性強;5.對深部病變 ,在影像學檢查定位和引導下用FNAC可以獲得所需標本進行檢查,并顯示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6. 診斷準確率經20-30年來不斷的經驗積累已有很大的提高,對良、惡性病變的診斷準確性接近組織學診斷;7. 罕見針道種植轉移,對病人預后無影響;8. 吸出物為活組織,可用來作許多相關生物學及細胞培養(yǎng)、免疫細胞化學等檢測,有助于診斷 。
            FNAC與病理組織學比較,其最大的不同點是標本量少,標本組織學結構和細胞間質大部分或全部喪失,這也造成FNAC最大的局限性:1. FNAC的診斷標準和組織學有一定的差異,FNAC需經過特殊培訓的取得合格資質的醫(yī)師才能進行診斷。未接受過細胞學培訓的病理醫(yī)師或沒有病理學基礎的醫(yī)師均難以作出診斷;2. 對細胞涂片的制備要求較嚴格。涂片制備不良,例如過厚,風干的涂片或是染色不當者,在很大程度上均難以作出準確的診斷;3. 由于標本量少的局限性,對腫瘤的分類和分型仍不夠準確;4. 對某些腫瘤和非腫瘤病變,例如內分泌器官的腫瘤或病變、淋巴瘤或交界性腫瘤的診斷有一定的困難。
            FNAC的適應癥廣泛 ,任何部位的腫物均可采用,而在體表腫物、乳腺、淋巴結等腫物中尤為常用。最主要的適應癥是因各種原因不適宜于外科手術切除或切取活檢有困難而又必須取得病理學診斷的疾?。?.病變深,外科取材有困難或費用過大;2.外科手術取材會干擾后續(xù)的治療措施;3.有經外科手術創(chuàng)口導致疾病局部或全身播散的危險性;4.外科手術有導致大出血或干擾的危險性;5.患者健康狀況不宜行外科手術;6.患者或家屬拒絕接受外科手術;7.外科手術造成的損傷與所獲得的信息其價值不成比例,或者不值得承受此危險。
            病理檢查是對腫瘤病人必不可少的術前診斷手段,活檢方式包括針吸活檢、切取活檢和切除活檢。比較這三種活檢方法的安全性,大量病例報告證明,FNAC檢查是安全可取的。道理很明顯,無論是切取活檢或切除活檢,均不可避免的會有浸潤癌被切開,癌細胞可進入血管。而FNAC只產生細針針道,造成的損傷是點或線,而切開活檢創(chuàng)傷則是一個或幾個切面。目前公認的觀點是,雖然FNAC必然造成損傷,但與其它幾種活檢方式(包括切除、切取、咬取,粗針活檢等)比較,損傷較小,癌細胞溢出轉移機會也理應更少些,至少不會比其它活檢的危險性更大。以乳腺疾病為例,關于選擇細針吸取細胞學或粗針穿刺活檢、麥默通真空旋切刀活檢,最新《乳腺病理學》(龔西騟、丁華野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權威專著主張用最簡單的方法達到臨床的診斷,建議根據病變的性質和臨床的需要,在保證有合格的細胞病理醫(yī)生的情況下,作如下的選擇:1、對可觸及的結節(jié)/腫物,臨床若只需要確定病變的良惡性,首選FNAC;2、若病變較彌散、邊界不清或顆粒狀時,先行影像檢查。檢查陰性者可隨訪觀察;影像發(fā)現可疑病灶時考慮超生引導下的FNAC(US-FNAC);3、對臨床未能觸及,X線或(和)超生波發(fā)現的亞臨床可疑或惡性病變:①若超生波可見塊影,可首選US-FNAC,不能肯定時同時再行粗針穿刺活檢(CNB)或麥默通真空旋切刀活檢;②若僅X線發(fā)現微小鈣化而超生波檢查未見塊影的病變,選CNB,麥默通真空旋切刀或金色線定位活檢,不宜行FNAC。4、對考慮可能需行手術前新輔助化療的病人,需在手術前確定癌的分型或腫瘤有無浸潤者選CNB或金屬線定位活檢。
            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疾病的診斷技術正在日新月異的向前發(fā)展,任何診斷手段都在不斷探索中克服自身弱點,并相互補充,以致走向更加完美的境界,從而達至診治患者的理想目標!     

    
              
    

              

預約掛號 結果查詢 舉報郵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